身体没劲儿,又累又虚?那是阳气不足了,怎么养?3个不花钱的方法,赶...

作者:贵州省科学与健康协会  时间:2024-07-31 09:16:14
  老话说:一夏无病三分虚,一样的生活方式,可是到了夏天就感觉自己又虚又累。
 
  这种情况从中医角度来说,就是“体内阳气受损了”。估计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:阳气到底是什么?
 
  在中医的眼里,阳气就是“生命的动力”。
 
  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,分布在肌肤表层,负责外邪,保卫人体的安全。俗话说“养生就是养阳气”,体内的阳气充足,才不会轻易的生病。
 
  中医讲究四时养生,人要顺应自然界的四季变化去保养身体,夏季是最容易升阳的季节,趁着夏季还没有结束,跟着小编一起学学如何升阳吧~
 
  夏季养好阳气,秋冬才能不生病
 
  夏季天气这么热,自然界阳气充足,为什么这个时候还要养阳,不会“火上浇油”吗?
 
  01 外热内寒,阳气不足
 
  很多人不理解,为什么夏季人体阳气更容易不足,给大家打个比方:
 
  以前在农村都看过水井,天气越热的时候,水井里的水越寒。
 
  人体和自然界是同样的道理,夏天虽说外表很热,但是内在还是很寒凉的,也更容易受到寒邪侵袭。
 
  小的时候经常听老人家说:“夏天不热,冬天不冷,迟早要生病”。这样看来,也不无道理。
 
  02 体液宣发,带走阳气
 
  随着气温的升高,阳气会慢慢达到旺盛,这个时候身体特别容易出汗,体表的阳气会随着汗液的宣发,而不断消耗掉。
 
  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,夏季出完汗后,感觉自己精神不好,总犯困,也不想动,这些都是体内阳气受损的表现。
 
  虽说夏季出汗可以帮助身体散热、祛湿,但是只限于微微发汗,大汗淋漓损伤身体津液。
 
  03 过度贪凉,损伤阳气
 
  夏天我们的饮食、生活习惯就离不开“冷”字,如吃冰冷的食物、长期处于空调房内,殊不知,这些过度贪凉的习惯对身体内阴损伤特别大,相对的阳气消耗就会增加。
 
  夏天气温较高,必要的防暑降温是需要的,但是要注意不能太过,以免损伤阳气。
 
  出现这些症状,说明阳气受损:
 
  1、睡眠浅,易惊醒;
 
  2、晨起口干;
 
  3、睡觉容易小腿或脚趾抽筋;
 
  4、经常出现偏头痛、眩晕感;
 
  5、四肢冰凉,半夜情况加重;
 
  6、经常出现咳嗽、气喘、咽炎等呼吸道疾病;
 
  7、肠胃脆弱,吃点生冷食物就容易腹泻、腹痛,肠胃疾病常发。
 
  8、吹点风、受点寒就容易关节疼痛;
 
  9、十指无力,握力弱。
 
  若是您出现了以下症状,说明阳气已经受损,要赶紧重视起来。
 
  《内经·灵枢》上说:“人到四十,阳气不足。损与日至。”
 
  简单理解就是阳气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亏损,对于年过40的中老年人来说,要格外注意阳气的养护。
 
  3大方法,不花钱就能把阳气补回来
 
  夏季养阳气,是为了到秋冬天,身体素质能更好,不易吹风受寒,遇冷生病。生活中如何做才能补充阳气呢?这几招赶紧学一学吧~
 
  常喝养生汤:太和汤
 
  太和汤也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白开水,但是千万不要小瞧它,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中曾记载:太和汤,谓沸水,可以“助阳气,行经络,促发汗”。
 
  并不是所有的白开水都能叫太和汤,它煮起来非常有讲究。
 
  ●做法:
 
  取干净的水放在传统水壶中煮,水开后,沸腾5分钟左右即可,沸腾时间过短或过长都达不到升阳行气的功效。
 
  待水自然晾到温热就可以喝了,常喝太和汤除了帮助升发脾胃阳气,还能解暑消渴,保护咽喉,缓解咽部不适。
 
  夏季泡脚+穴位按摩
 
  夏季泡脚是补养阳气的好方法,在泡脚时,还可以在水中加上一些艾叶,能起到通经温阳、驱寒散寒的作用。
 
  一般泡20分钟左右,身体微微出汗就行了,不要太久,水温不要太热,并不是水越热效果就越好。
 
  糖尿病患者,末梢神经不敏感,不建议泡脚,容易烫伤感染。
 
  泡完之后,可以顺带做个脚底穴位按摩,给大家介绍一个穴位:涌泉穴。
 
  位置:前脚底板左右两块肌肉交汇点,明显凹陷的位置。
 
  按压方法:用大拇指指腹往下按,边按边往下用力;顺时针揉按30次,再逆时针揉按30次。
 
  功效:经常刺激涌泉穴,可消除体内的寒湿气,对于腰膝酸软、失眠多梦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。
 
  晒背补阳气
 
  阳气不会平白无故自己长出来的,需要从外界摄入,其中,最重要的就是晒太阳,适当晒太阳,对养阳至关重要!
 
  夏天晒太阳是有技巧的,一般多晒背部。
 
  中医说:腹为阴,背为阳。从人体来说,阳经多行于背部,阴经多行于胸腹部。
 
  后背有两条大的经络,督脉总管着一身的阳气,古人称督脉为“阳脉之海”,主全身之阳气。
 
  晒背最适宜虚寒体质、寒湿内盛的人,这类人往往表现出恶寒肢冷、脸色苍白、大便溏烂、小便清长、脸浮肢肿等。
 
  晒背时,应选择早上7~9点的太阳,此时阳光温煦,既有温度,又没那么灼热。晒背时间不必太长,一般15分钟起,如果觉得晒得舒服,可以循序增加时间,切忌不能暴晒,以免中暑。
 
  晒完出汗期间,千万不要吹风或直接进入空调房,等身体慢慢降温后再去乘凉。
 
  (版权及免责声明:致力于公益科普,内容仅供参考。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需要,请联系我们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