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泻很常见,但是如果是长期经常腹泻,那可就得小心了!拉肚子、便秘都是常见的小毛病,怎么会和肠癌扯上关系呢?
01 肠癌不是突然发生 5个蛛丝马迹提早发现!
在谈癌色变的今天,癌症远比我们想象中离得更近,也更可怕。
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21年发布的数据显示,肠癌已成为全球新增病例最多的癌症之一,死亡率位居第二。
在我国肠癌总体发病率也已跃升至第二位,成为威胁生命健康的第二大癌症!
虽然说早期的肠癌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症状,但依然会出现以下几个常见的信号:
1.排便习惯发生改变
排便习惯发生改变是肠癌的早期症状,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的突然增多,以前每天排便一次,突然变成一天数次,期间反复的腹泻和便秘交替发生。
有些人也表现为一直便秘,并且使用缓解便秘的方法没有任何效果。
2.大便发生变化
健康人排出的大便,颜色呈黄色或者黄褐色,有形状且比较光滑。
如果大便形状发生了改变,变细变扁,或者不成形,颜色发生改变,颜色变黑,也要注意。
偶尔出现这种情况不必担心,如果近段时间一直是这样的大便,就得引起高度警惕。
3.便血
痔疮也会引发便血,所以很多人容易忽视这一症状。
要注意区分痔疮便血与肠癌便血的区别:
◆痔疮的便血通常血液颜色鲜红,呈滴落、喷射状;
◆肠癌出血是在肠道内发生,主要原因是肿瘤和肠道的摩擦,因此血液多和粪便混合在一起排出,颜色呈暗红色。
4.腹部不适
随着肿瘤的生长,体积不断变大,腹部不适会越来越明显。
开始只是间歇性的隐痛、腹胀,后来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,疼痛越来越明显,越来越严重。
5.腹部包块
多数肠癌患者可摸到腹部包块,这个包块是由肿瘤和周边的网膜、组织粘连形成的肿块,质地较硬,不规则大小。
但要注意的是,一旦出现这些情况,我们既要重视又不必过于担心,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最关键。
02 肠癌又称“傻癌”,好防治!
大数据却显示,我国肠癌患者往往存在以下3个特点:
1、发现即中晚期,有83%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就已经处于中晚期;
2、没有性别之分,我国肠癌的发病患者中,男女比例基本持平,都很高;
3、逐渐年轻化,肠癌以前被视为一种中老年人才会得的癌,但是近几年,肠癌患病年龄在逐渐年轻化,40岁左右就要开始警惕。
肠癌和其他很多癌症一样,发现的越早治愈率就越高,早期肠癌九成可治,但是晚期肠癌95%的晚期肠癌患者基本活不过5年。
而且肠癌还有“傻癌”之称,就是说它的发展非常迟缓,癌变时间甚至长达5~15年,给了人们足够的时间去发现它,解决它。
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一经发现就没有什么生存机会了呢?
重点还是忽视了检查!
对于中老年人来说,定期做肠镜检查非常重要,有数据显示,超过85%的肠癌是由肠息肉恶变而来的,而揪出息肉很好的方式就是肠镜,即便息肉很小,肠镜通常也能发现。
这几类人更要重视肠道检查:
1.40岁以上人群;
2.有痔疮和长期便血的人;
3.直系亲属中有结直肠癌病史的;
4.有长期慢性腹泻持续超过3个月者;
5.经常发生便秘、黑血便和黏液便者;
6.有慢性阑尾炎、胆囊炎或已切除阑尾和胆囊的;
7.长期精神抑郁,近3个月体重明显下降的人。
03 4个习惯,助你远离肠癌威胁
1、补充膳食纤维
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养护肠道必不可少的物质。
生活中,我们要多食用膳食纤维食物,促进排便,减少粪便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,减少肠内细菌产生的致癌物质。
建议多吃些口蘑、豌豆、芹菜、玉米面、胡萝卜、木耳、紫菜等食物,它们都是膳食纤维的不错来源。
2、多饮水
水是有效的人体血液稀释剂,人体摄入适当的水分,有利于稀释血液和促进人体排毒。
3、多运动
根据相关研究发现,适当运动可以降低罹患肠道息肉16%的风险率。
适量地运动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,有益于人体粪便的排泄,减少有害物质在体内的堆积。
建议久坐不动的办公人员和中老年人,每周进行3~5次的运动,每次至少运动半个小时左右,可以选择慢跑、打太极、游泳等有氧运动,更好地激活身体机能和提高免疫力以及减少罹患肠癌的可能性。
4、预防便秘
粪便在肠道内存留时间较长,导致大便干结,会刺激肠壁形成溃疡、炎症,细菌入侵后会导致炎症性的病变。
长期如此,会导致正常上皮增生,出现异型的上皮,逐渐演变成息肉、腺瘤,最后发展成肠癌。
最后给大家推荐一道促排便的菜:鲜笋拌芹菜
材料:新鲜的嫩竹笋一百克左右,芹菜一百克左右。
做法:
1、将竹笋煮熟,切成小片。
2、芹菜切成小段,然后一起放入碗内,加入盐、味精、醋等调料,拌匀即可食用。
功效:清热通便,夏季食用不仅有润肠效果,还能缓解肝火旺盛的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