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上这块“肉”能决定寿命长短,越小的人早逝风险越高,40岁开始“攒...

作者:贵州省科学与健康协会  时间:2024-05-08 08:35:13
  经常听人说“千金难买老来瘦”,很多人认为越瘦对长寿越有利,有些人甚至为了追求“瘦”,而去过度节食减肥。
 
  殊不知,这种盲目追求,可能会伤害帮你对抗疾病的肌肉。
 
  肌肉有多重要?有研究发现,同等体重的两个人,肌肉更多的那个人更容易长寿。
 
  01 肌肉是长寿的“本钱”
 
  很多人感觉肌肉的存在只是让人体看起来更壮实,其实不然,肌肉含量少的人,以下几种疾病的风险也更大。
 
  1、影响平衡能力,容易骨折
 
  这是最直观的一种影响了,肌肉是一个运动器官,我们日常的活动都离不开它,它犹如一层保护膜,围绕在骨头外面,保护骨骼、关节的健康。
 
  当肌肉越来越薄时,保护力越来越弱,骨折、骨质疏松就容易出现。
 
  2、影响血糖,增加糖尿病风险
 
  肌肉和糖尿病怎么会有联系呢?
 
  其实肌肉还是一个代谢器官,我们身体里80%的葡萄糖是由肌肉运动代谢掉的,如果肌肉含量不足,就会让大量的葡萄糖存在体内,糖尿病的风险自然而然就高了。
 
  3、影响心脑血管健康
 
  肌肉含量减少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,有数据显示,肌肉含量高的人,患上心脑血管疾病早逝的风险会降低30%左右。
 
  除此之外,皮肤干燥、皮肤老化、皱纹变多都和肌肉的减少有关。
 
  02 这些行为,都是在加速肌肉减退
 
  虽然肌肉对身体很重要,但是不可否认的是,随着年龄的增长,肌肉衰退也是无法避免的事实。
 
  人体老化的其中一个标志就是肌肉含量的减少。
 
  但是这个减少程度却不是人人相同,如果你有以下这些习惯,可能会加速你的肌肉流失。
 
  1、久坐不爱运动
 
  一个经常运动,和一个从不运动的人,从外观就能很明显看出肌肉的含量的差距。
 
  长期不爱动的人,容易出现肌肉萎缩、退化情况,这也是为什么人年纪轻轻,却肌肉含量不足的主要原因。
 
  2、营养不良
 
  营养不良的人给人第一印象就是瘦弱,肌肉的形成生长过程缺不了蛋白质等营养物质,长期营养不良也会导致肌肉萎缩严重。
 
  3、疾病
 
  疾病也会让人的肌肉衰退加剧,尤其是经历过手术治疗的人,肌肉衰退的情况会更加明显。
 
  一个小动作,测一测你的肌肉状态:
 
  我们可以通过用手量小腿维度的方法粗略地估算肌肉健康状态。
 
  方法很简单,用双手去圈小腿肚最粗的位置,如果手指圈不住,说明肌肉含量还不错;刚好可以圈住,说明肌肉含量有减少的风险;如果可以很轻松圈住,并且手指还能重叠,则说明肌肉减退较为严重。
 
  03 存肌肉,从“吃”和“动”入手
 
  面对肌肉的衰减我们并不是完全无计可施,可以通过“吃”和“动”两方面来促进肌肉生长,延缓肌肉衰退的速度。
 
  补充2类营养物质,促进肌肉生长
 
  1、多吃含有蛋白质的食物
 
  蛋白质是肌肉合成必不可缺的原料之一,我们在健康保持一日三餐的同时,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。
 
  如牛肉、鸡蛋(胆固醇过高的可以只吃蛋白)、瘦肉、鱼、虾、豆制品等,在此同时也要注意蔬菜、蔬果的摄入,保持营养均衡。
 
  2、保证补充维生素D
 
  维生素D不仅对骨骼生长具有重要意义,对于肌肉的生长维持同样重要。
 
  平时可以多吃些坚果类食物、牛奶、鱼肉、瘦肉、海产品等,另外,晒太阳也是一种补充维生素D的方式,冬季的中午,晒一会太阳还可以促进骨骼健康,帮助驱散抑郁情绪,对心理健康也有帮助哦。
 
  常练3块肌肉能延寿
 
  1、练胸肌
 
  适当地锻炼胸肌可以帮助提升肺活量,增加心肺功能。普通的扩胸运动就很适合中老年人,简单又易学。年轻人也可以通过练俯卧撑来锻炼胸肌。
 
  2、练手部肌肉
 
  有研究发现,握力的增加可以降低死亡风险,握力是指手臂、上肢肌肉的力量。
 
 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,我们可以通过握拳的方式来锻炼手部肌肉,提升握力。
 
  3、练腿部肌肉
 
  腿部肌肉的衰退是导致老年人容易摔倒的重要原因之一,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半蹲的练习来加强腿部肌肉。
 
  注意:老年人在锻炼半蹲时,最好可以扶着旁边的固定物体,避免摔倒;在练习时,速度不宜过快,以免出现眩晕、眼前发黑等不适情况。
 
  最后小编要提醒大家,人体肌肉的衰退一般从35岁左右开始,50岁以后会出现一个下降高峰,特别是更年期女性,体现得会更加明显。
 
  所以“养肌肉”这件事要从现在就开始做起,充足的肌肉储备量可以提升老年的生活品质哦!
 
  (版权及免责声明:致力于公益科普,内容仅供参考。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需要,请联系我们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