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宫肌瘤要不要切?警惕:有这4个症状,离手术不远了!

作者:贵州省科学与健康协会  时间:2024-05-17 09:07:31
  子宫肌瘤,大多数女性都听说过的一种病,我们常听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,那为什么有些人要做手术切除肌瘤,甚至有人因为子宫肌瘤切除子宫呢?
 
 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子宫肌瘤,哪些子宫肌瘤需要格外注意!
 
  子宫肌瘤到底能不能“留”?
 
 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盆腔良性肿瘤,好发于30-50岁的育龄女性,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。
 
  子宫肌瘤一般不会发展为恶性肿瘤,既然不会恶变,为什么有些子宫肌瘤必须切除呢?
 
  子宫的前方是膀胱,后方是直肠,当子宫肌瘤较大时可压迫膀胱、直肠,出现相应的压迫症状。如尿频、排尿困难、尿潴留等,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压力性尿失禁。
 
  如果子宫肌瘤生长在子宫浆膜下,发生肌瘤蒂扭转时,患者还会出现急腹痛。肌瘤不明原因得坏死时,患者还可出现腹痛伴发热。
 
  另外,如果子宫肌瘤生长在子宫黏膜下,患者的月经也会发生改变。
 
  所以当子宫肌瘤的存在,已经影响到健康时,还是需要果断地去医院切除。
 
  以下情况出现时,建议考虑手术:
 
  引起一些异常出血的症状:比如月经过多、月经淋漓不尽甚至引发贫血,已经严重影响生活工作。
 
  压迫性生长:压迫泌尿系统、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等,出现相关症状,药物治疗无效,此时也建议直接手术治疗。
 
  影响妊娠:子宫肌瘤合并不孕,或是子宫肌瘤患者在准备妊娠时,肌瘤直径已经大于4厘米,这个时候也建议先处理子宫肌瘤,再去备孕。
 
  肌瘤有不好的变化: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,发现肌瘤有恶变可能,或是绝经后未进行激素治疗的情况下,肌瘤仍继续生长。
 
  具体情况,还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听医生的评估。
 
  出现这5个症状,就要小心了
 
 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女性妇科疾病,近年来发病逐渐有年轻化趋势,很多的子宫肌瘤患者是在日常体检时无意中发现,并无显著临床症状。
 
  由于多数没有症状,超一半以上的子宫肌瘤患者并不知道自己被子宫肌瘤给“盯”上了。
 
  出现这5个症状,要警惕:
 
  1、肿块
 
  通常在洗澡、平躺等情况下无意中摸到,子宫肌瘤患者通常伴有腹部增大,但很多人却以为是肥胖而忽视。
 
  2、阴道出血
 
  子宫肌瘤容易影响子宫正常的解剖结构,如粘膜下肌瘤会直接改变子宫内膜的面积,往往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,出血也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,不少人会误以为经期来临。
 
  除出血外,可能还伴有月经周期的不规律和经期时间延长。
 
  3、疼痛
 
  大多数子宫肌瘤并不会诱发疼痛症状,但伴随着肌瘤增大,压迫到子宫周围的神经,可能会出现下腹坠胀和腰酸背痛。
 
  4、压迫症状
 
  有些子宫肌瘤生长位置很特殊,很难让人发觉,但它默默生长到一定程度,可以会压迫到子宫周围的器官,比如压迫直肠会出现便秘,压迫膀胱会出现尿频、尿储留等。
 
  当出现以上症状时,需要及时就医,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,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。
 
  5、白带增多
 
  子宫腔增大,子宫内膜腺体增多,加之盆腔充血,可使白带增加。子宫或宫颈的黏膜下肌瘤发生溃疡、感染、坏死时,则产生血性或脓性白带。
 
  为什么会长子宫肌瘤?
 
  肌瘤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清楚,但清楚的时身体内的雌激素可以刺激肌瘤的生长速度,所以很多人在怀孕期间因为雌激素的水平很高导致肌瘤明显增大,而绝经后,激素的明显降低,会让原有的肌瘤逐渐萎缩变小。
 
  注意:绝经后,在没有补充雌激素的情况下,子宫肌瘤的依旧在逐渐长大,需要重视。
 
  有子宫肌瘤以后,需要忌口?
 
  很多人在得知肌瘤的生长和雌激素有关后,对于一些含有雌激素的食物,就变得敬而远之。
 
  其中,豆制品“受伤”最多,豆制品里含有雌激素,属于植物类激素,名叫大豆异黄酮,和人体激素并不一样,也无法像雌激素一样直接作用于子宫肌瘤,而且大豆异黄酮的活性并不高,大概只有人体雌激素的万分之一。
 
  相反,大豆异黄酮具有雌激素双向调节作用,有助稳定雌激素水平,日常食用豆制品并不需要担心。
 
  真正需要我们注意的,是下面几种饮食,它们才会可能悄悄地养大肌瘤。
 
  1、女性保健品
 
  有些女性宣称延缓衰老的保健品,在为了凸显效果会添加了大量雌激素,长期盲目补充易造成内分泌系统紊乱,大幅升高雌激素水平。
 
  2、高脂饮食
 
  体内的脂肪较多时,脂肪中的雌酮更容易被转化成具有活性的雌醇。
 
  3、高糖饮食
 
  高糖饮食容易引起热量超标,增加肥胖风险,影响体内雌激素水平。
 
  (版权及免责声明:致力于公益科普,内容仅供参考。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需要,请联系我们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