胆固醇超过这个数,“猝死风险”极高!3类食物是胆固醇“克星”,每周...

作者:贵州省科学与健康协会  时间:2024-07-10 10:27:53
  说到胆固醇大家应该不陌生吧,我们在体检报告的“血脂”检查项里能看到甘油三酯、总胆固醇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,当这些指标超标时,医生就会提醒您要注饮食和改变生活习惯。
 
  大家或多或少知道,胆固醇高对血管健康有害,但是这么多和胆固醇有关的指标哪个才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呢?
 
  听说胆固醇还有“好、坏”之分,这是真的吗?胆固醇水平比较高的人一定要往下看!
 
  胆固醇也有“好、坏”之分!
 
  胆固醇存在于血液当中的脂蛋白里面,它一共有3类: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、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。
 
  以往我们一提到胆固醇,大家就认为这是不好的东西,容易诱发脑梗、动脉硬化、高血脂、高血压等疾病。
 
  其实胆固醇也有好有坏,这里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——“好胆固醇”,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——“坏胆固醇”。
 
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:
 
  它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,直白点理解就是可以帮助身体把多余胆固醇通过肝脏代谢出体外。
 
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:
 
  当它的含量升高时,会沉积在血管的内壁上,形成一个个“斑块”,当”斑块“越来越多,越来越大时,就会堵塞血管。
 
  更危险的是,当斑块脱落时会在短时间内堵塞血管,造成急性心梗发生。
 
  所以我们要格外关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,它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“第一杀手”。
 
  注意:有人说那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低越好?也并不是。
 
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一个范围,在范围以内就是安全的,水平升高,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高;水平过低,则会营养不良,还会发生合成障碍,出现严重肝病。
 
  要注意,如果胆固醇水平过低,并且身材消瘦,要注意是否存在恶性肿瘤(如胃癌、食管癌)发生。
 
  正常水平范围
 
  总胆固醇:2.9~5.68mmol/L;
 
  如果≥6.47mmol/L,说明有明显升高,如果出现头晕头痛、胸闷、胸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治疗,如果≥9mmol/L,请立即就医,以免出现心肌梗死!
 
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:成年男性1.16~1.42mmol/L;成年女性1.29~1.55mmol/L;低于正常范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;
 
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:≤3.377mmol/L;超过这个水平则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风险增高。
 
  为什么胆固醇水平升得快?
 
  头一年体检还是正常水平,才一年时间怎么就超出正常范围了呢?
 
  胆固醇增速快的原因有很多,如遗传因素、年龄、饮食习惯、生活习惯等等。
 
  这里面遗传因素和年龄我们无法改变,但是我们可以从可控因素去调节。
 
  1、减肥
 
  肥胖人群胆固醇超标风险大,尤其是腹型肥胖,运动量少,吃得却多,就会使好胆固醇降低,坏胆固醇升高。
 
  肥胖人群要让自己动起来,同时还要控制饮食。
 
  2、饮食调控——胆固醇最怕3种成分
 
  肥肉、油炸、动物脂肪等高热量的食物吃太多,会助长胆固醇的合成,但是生活中也有很多营养成分是胆固醇的“克星”!
 
  水果、蔬菜——维生素C
 
  维生素C可以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的含量,可以帮助抑制“坏胆固醇”的合成。
 
  成人每天应该摄入100毫克左右的维生素C,维生素C的最佳来源就是蔬菜、水果,如橙子、猕猴桃、草莓、花菜、卷心菜、菠菜等都可以。
 
  每100mg的猕猴桃里就含有62mg的维生素C,一般吃2个猕猴桃就可以满足日摄入量了。
 
  杂粮、豆类——膳食纤维
 
  膳食纤维可以和胆固醇的代谢产物胆
 
  酸结合,然后随着粪便排出体外,所以膳食纤维也有降低胆固醇浓度的作用。
 
  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杂粮、蔬菜、水果、豆类当中。成年人一天摄入25~35克膳食纤维最为适宜。
 
  水果中火龙果、香蕉、桃子、梨子膳食纤维含量较为丰富;蔬菜里瓜类蔬菜(黄瓜、苦瓜、丝瓜、南瓜、西葫芦)、绿叶类蔬菜(小白菜、茼蒿、油菜)、根茎类蔬菜(芹菜、莴苣)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 
  海鱼——不饱和脂肪酸
 
  对于很多已经高胆固的患者来说,红肉类、动物内脏等高脂肪的食物不适合吃太多,但是鱼类是个不错的选择,尤其是海鱼。
 
  海鱼里面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,能帮助升高“好胆固醇”,降低“坏胆固醇”。另外,海鱼里的有些成分还能帮助调节血脂,是非常健康的食材。
 
  但是高尿酸患者要谨慎食用。
 
  (版权及免责声明:致力于公益科普,内容仅供参考。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需要,请联系我们删除)